高二优秀作文欣赏:品“味”不品“形”

  1. 首页
  2. 内蒙古中考报名系统入口
  3. 正文

高二优秀作文欣赏:品“味”不品“形”


品“味”不品“形”

如何评判一个小笼包美味与否?薄薄的白面皮,咬下一个小口,热气腾腾的汤汁流出,浓香散发,里面馅料饱满,吃入口中吞进腹中依然回味无穷。可是,汁和馅要多重、皮要多厚如今被一个美国的美食评论家认为是检验小笼包味道的标准。

一组组数据就可以断定食物的味道,在我看来,这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对于中国的传统美食来说并不科学。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食物也不例外。

外国人做蛋糕,需要用量杯以(与)电子秤精确计算面粉等原料的重要,还需要一个机械闹钟设置其在烤箱中的时间,他们的菜谱中,不会出现“大约”二字,一切都有严格要求,而中国人做菜,油“适量”,盐“少许”,一切全凭感觉操控,倘若哪天出现油“8克”,盐“1克”,反倒叫人感到奇怪。

数字从来不是评价中华美食的标准,我们品尝它,是从色、香、味着手,感受它内在的味道,而非外在的数字规格。味觉是主观的,因人而异,运用公式计算小笼包的排名则显得冷冰冰,失了味道。品“味”不品“形”,是中国人一贯的传统思想。

除了体现在做菜和品菜上,国画亦能看出西方与东方对于神和形的态度的不同。

中国画泼墨山水,重在写意,而西洋画则追求真实,努力还原现实场景。我们吃小笼包时品的是味道、口感,作画时表达的是自己的内在,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能凭心而行,而美国的美食评论家却试图将其变为统一、具体、直观的数字,这无疑与我们的传统观念相冲突,想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解释我们。

面对不同的事物应用不同的眼光和方式来对待。面对上海的小笼包乃至所有中华美食,自然是用我们中国人的方式来品尝才最佳,不然我们只能摇头叹道:你只得其形,不得其味。

同样,书法、古琴、园林,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都需细细体会其间的味道,至于那位鉴定小笼包的美国人,不妨出好好感受一下这些事物中的“味”,或许有助于他更好地评价小笼包,体会中华文化之味。

1号文: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

首先,作文题目简洁明了,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题好文一半”。其次,文章内容是在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的基础上恰当地选取材料,由“小笼包”延伸开去,写到 “中国画”“西洋画”,再谈到古琴、园林,最后深入到 “中华文化之味”,文章思路清晰,主题深刻。再次,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精辟透彻,令人信服。第四,文章语言流畅,字体美观。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有文采”。

评分:20+20+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