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首页
  2. 语文学习
  3. 正文

宜春市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宜春市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C(原文“不仅仅是生者向逝者的致意,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2. D(这是科学经验)

3. C(因果颠倒)   

4. A        

5. C(“除”也是授予官职)

6.D(“后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将对象搞错。原文是说刺史、太守到全椒县巡视时,看到那里政治清明而无所问,便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开了,并非刘平离职而去。)

7. (1)(刘平)顶着刀剑趴在孙萌身上,身上遭受七处刀伤,身陷困境不知道如何是好。(得分点:“冒、被、困顿”各1分,大意2分)

(2)刺史、太守巡行所属部域,见监狱里没有关押的囚犯,人们都认为自己各得其所。(得分点:“行部、系、得所”各1分,大意2分)

8. 答案:“此生自号西湖长”是总写。(1分)“十年”表现出作者长期生活在西湖之上,是对过生活的概括;(1分)“此生”则概括了过去长期生活,也表达了将来仍会热爱西湖,来往于烟波。(2分)从表现对西湖的喜爱的角度来看,显然“此生”更与诗意相合。

点拨 一词之妙,不是这个词语有多么精彩,而是这个词语放对了地方:①更突出了主题;②更切合了情境,或是与景物特点相合,或是与人物思想感情相合。“十年”与“此生”之区别,正在于谁更能表达出对西湖的喜爱。

9. 答案:末尾两句用夸张的艺术手法。(1分)通过动作描写(1分)塑造了一个颇具豪情逸兴、(1分)不受世俗约束(2分)、不求人欣赏、自得其乐的僧人(1分)形象。

点拨 于静之中,拍掌大唱,这个动作的含义包含着不求人欣赏、不顾他人的眼光、自娱自乐的意思,而群山亦与他相和。

【赏析】止嵓是个和尚,长期住在杭州净慈寺。净慈濒临西湖,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净慈寺有阁,凭虚而出,可瞰全湖。”这首词不是写白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湖上美景,而是以西湖之夜背景,反映自己不羁尘俗、高蹈世外的生活和情趣,可以说是历来西湖诗词中写作角度甚新的一篇。止嵓擅长绘画,他融画理于此词,只摄取一个场景加以特写、放大,就集中而生动地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全词语言浅显自然,毫不雕饰,而清新豪逸之气,扑面而来。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一起二句是总叙。西湖长,即西湖主人之意。这“长”是自封的,一个“自”字,透露出作者飘然世外,不受拘束的神气。“来往烟波”是以形象的语言,反映他长期生活在西湖之上。“轻舟”以下,转入具体场景的描绘。世俗的游人,在白昼观赏西湖,西湖逞其妩美,博采万千。而高蹈世外的作者,是在喧嚣复归于宁静的西湖之夜,轻舟小桨,从芦花飞白的港湾,荡入湖上。西湖之夜的美妙和宜人,只有对自然怀着不同于世俗之理解的“西湖长”才能领略到,就象黄州赤壁的江上夜景之于苏东坡一样,会使人产生“羽化而登仙”的遐想。

下片更为具体地描写自己荡桨西湖之上的动作神态,笔笔是白描,而构想出人意外,很是精彩。过片先说“得意高歌”。西湖之夜,万籁俱寂,此时惟他高歌,而这“高歌”乃在“得意”之余,得意者谓何?潇洒尘外,自由不拘,宛如行空之天马,山野之麋鹿,可以自适其适。接下“夜静声偏朗”,更进一步。这歌声飘荡在静夜的西湖之上,显得格外清朗。而这位“西湖长”偏要唱得更响亮,这个“偏”字尤其有神采。

    这首词富于天然情趣,词尚浅显,语如家常,境在直寻,不用斧斧凿,但神味意兴,自然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