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1. 首页
  2. 学习经验分享专栏
  3. 正文

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在1990年建立的天津大学“教育部光电子信息工程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曾经在1999-2010年间与南开大学合作成立了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首批3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研的需要,2011年1月教育部批准了天津大学单独运行 “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重点实验室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物理电子学、光电子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还设有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实验室定位于光电信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建设目标是:引领光电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向世界一流光电研究中心看齐,努力建成国际水平的光电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经过多年光电领域科研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聚焦于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方向,研究和探索超快时间分辨(飞秒)和超高空间分辨(纳米)中的光子学行为;近/中/远红外波段的多波长、可调谐高效激光光源技术;新一代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的理论与技术中的智能化、网络化;新型光电成像技术及系统;超高速、超宽带光通信系统以及太赫兹波技术与应用的研究。2014年实验室成为了全国光学与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光纤传感分技术委员会依托单位。

实验室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6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天津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

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工作中,一贯坚持前沿性、创新性、深入性和应用性,扎扎实实地开展有特色、有优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前沿探索。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973计划项目主持单位及首席科学家项目2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1项,973计划项目9项,863计划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仪器专项基金、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40多项,共得到各类科研经费共计3.2亿;发表论文1314篇,其中SCI收录461篇,被他引890次;EI收录856篇,被他引1164次;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7 项;国家级教学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专著11部; 授权发明专利61项。

重点实验室现有设备总值5800万元, 20万以上设备就有40余台,仅各课题组科研使用的光学平台就有62台。

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大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设备,如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系统,超连续光源,高精度光纤传感仪,内窥镜等,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内外多个研究单位的研究需要,在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方面做出贡献。2011年,为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实验室与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合作建立了天津大学-中航工业凯天光纤传感联合研究中心,形成了新型科技成果转让池。

重点实验室非常注重开放、交流与合作,先后承办了第四届国际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研讨会、2010年全国光学大会、天津市光学学会与激光学会的年会等学术会议,邀请、接待了被誉为“太赫兹之父”的Daniel. Grischkowsky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建立了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的长期交流合作关系。

同时,重点实验室还设立了开放课题基金,定期向社会发放开放课题公告和申请指南,接受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优秀学者的联合申报,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条件,创造和谐融洽的科研氛围,汇集新锐和思想和富有创造力的头脑,完成高水平的合作研究。也欢迎有志于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青年报考研究生或来我室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重点实验室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第26教学楼C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