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学参中考网小编整理分享河南省驻马店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供大家学习备考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 解析:原文首段“深藏自保的非凡智慧”,指的是“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D 解析:与原文表述不符,原文是“礼乐文化因为失去了宗法制度的社会土壤,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不合时宜’而备受政治家们的冷落,在秦代又经历‘焚书坑儒’的严厉打压,但终究‘度尽劫波’,在汉以后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产生持续影响力”。
3.C 解析:原文没有具体探讨“仁政”这个话题的内容,“达到上下有序、社会安宁”的是“遵守、提倡礼乐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
5.C 解析:“迁”指升迁,左迁指贬官。
6.D 解析:不是张衡上书明确告诫皇帝,而是皇帝自己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由于宦官们都用眼睛瞪着张衡,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皇帝。
7.(1)(5分)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承平”,译为“太平无事”;“逾侈”,译为“过度奢侈”;“讽谏”,译为“讽喻规劝”;句意2分)
(2)(5分)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咸”,译为“都”;“无征”,译为“没有应验”;“地震陇西”,状语后置;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盖子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仪器。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这次怎么不灵验了。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前两联描绘的是诗人登高看到的一幅肃穆凄怆、肃杀悲凉、空旷辽阔的深秋图。(2分)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3分)
9.(1)猿声哀婉,飞鸟徘徊;(2)落叶飘零,万木萧疏;(3)江水滚滚,韶华易逝;(4)常年作客他乡;(5)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6)时局艰难,因病戒酒。(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每个要点后要有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0.(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解析:A.“因为他认为自己跟善卷差不多,他也是会为大家谋福利的人”错,他是想向善卷学习,做一个像善卷那样为大家谋福利的人;C.“黑牛在那里打出了甘甜的井水”错,从原文来看,黑牛开始在那里打的井里,只是放了一只盛水的大木桶,并不是真正打出来的井水;E.大家给瞎伯道喜时,黑牛并未用瞎伯的钱打井。
(2)①生活节俭。自己节衣缩食,积攒了一万多块钱。 ②知恩图报。他知道全村的人对他好,所以他要用自己积攒的钱给大家打一口井,并且用剩下的钱买水管。 ③重感情。与村里人感情很好,爱到黑牛家坐坐,请村里人吃饭等。 ④坚定执着。他攒了很多年钱,就是想为村里人打井;黑牛不想用他的钱打井时,他坚持自己的想法。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3)黑牛以前不用瞎伯的钱打井,是因为他认为瞎伯攒钱不易;(2分)而瞎伯去世后,他用瞎伯留下的钱打一口井,是为了满足瞎伯心愿,并让人们记住这个善良的老人。(2分) 这样写,既突出了瞎伯的品质,又表现出黑牛内心的淳朴,相互映衬,升华了主题。(2分)
(4)①甜甜的、润润的井水,是从老井打出的水的真实味道;(2分)②从人物方面来说,是瞎伯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包含着乡邻对瞎伯的怀念之情。(2分) ③从主题方面来说,以对井水的感受结尾,突出了这里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2分) ④从情节方面来说,收束全文,耐人寻味。(2分)